佩特拉除了岩石和沙漠一无所有,没有了贸易的支撑,这个城市便失去了生命力。14世纪后佩特拉一度从世界上销声匿迹,直到1812年一名瑞士旅行者重新发现了佩特拉,遂成为考古学者及旅行者的圣地。佩特拉的建筑融合了阿拉伯、希腊和罗马的风格,这里都是岩石山,很多建筑是在山坡上雕凿岩石而成,有些山洞稍作修饰便是天然的居所,而其中一些宫殿、神庙则建造和雕刻得极为华丽、壮观。我们从安曼乘汽车约3小时,中午时分到达佩特拉,午饭后就开始在古城游览,直到夕阳西下,约6小时未能走遍全城。因佩特拉地处约旦南部的沙漠地带,气候炎热,10月份中午气温仍高达35度左右,加上古城内不少地方需要爬坡,所以体力消耗较大。如果要从容地游览佩特拉全城,至少需要10小时。据说月夜游佩特拉,别有一番情趣,不过胆小的人会感觉比较恐怖,因为无人居住的荒漠古城,说不定哪个岩洞里会有鬼魂出来呢。
古城内断垣残柱随处可见。
岩石的美丽色彩。
这排房屋整齐美观,周围又有树木,风水不错。
神庙摇摇欲坠的拱门。
顽强的生命力——岩缝中的植物长得多茂盛!
这道门为何做成这形状?是为了防止骆驼等大型动物进入。
游客必经之路边的售货摊。
岩石上还开了两个圆形的窗户呢。
山脚下是古罗马门和柱廊街道。
古罗马门和柱廊街道。
又一处神庙遗迹。
从另一侧看这神庙。
这是最大的皇家陵墓,约建于公元70年,后于公元5世纪改为教堂。
从另一角度看这座陵墓与教堂,几乎完全是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。
夕阳下的佩特拉一角。
这是峡谷中最窄的地方,纵向呈蛇形,称为蛇形峡谷。
埃及建筑风格的方尖碑陵墓。
烈日下冒着35度高温在佩特拉古城内步行了6小时,一身灰沙,但难掩观赏美景的喜悦。
评论